返回栏目
首页重庆 • 正文

统筹推进“建治管改” 决胜污染防治攻坚 2019年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回眸

时间: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丁凤然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喜人成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良好,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7.6%,优于年度目标7.1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6天,其中“优”的天数119天,同比增加23天,为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金属和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一年来,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统筹推进“建、治、管、改”,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攻坚克难、务实担当,全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迈向新台阶。

1.jpg

宜居家园 摄/赵伟

强基建 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33万吨

合川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在此汇流而得名,是重庆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污水治理工作至关重要。薛同霞是合川区钱塘镇三元村13社村民,之前由于钱塘镇的生活污水直排入伍家河,造成河水磷含量严重超标,直接用河水灌溉的稻田亩产仅达到正常水田的一半。钱塘镇污水处理厂建好投运后,水质情况明显好转,薛同霞家的稻田亩产达到了近1000斤。

对治理前的场景,三元村村主任屈瑛印象深刻——“那些年场镇是雨污合流系统,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过简单地处理之后,就直接排进了农田或伍家河。以前一到夏天,伍家河臭气熏天,河水都是黑的,村民经过河边都要掩住口鼻绕道走。”

如今,合川区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起钱塘镇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污水4000吨。“现在的河水不臭了,稻谷产量也提上去了。河水清清亮亮,晚饭过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到河边散步了。”薛同霞说道。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和基石。一年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我市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力补短板、强基础、提水平。推动完成110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妥善解决已建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问题;新建城市污水管网589公里、乡镇污水管网2096公里。

新建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座,完成11座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全市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规模达108万吨/日。

新改扩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8万吨/日,完成15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全市城乡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533万吨。

建成一般工业废物处置设施9座,年处理能力1444万立方米;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76个,年处理能力166.5万吨。

新建成水、空气、声环境自动监测站71个,全市累计建成水、空气、声环境自动监测站203个,年获取监测数据648.4万个。

完成166座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建设、16座码头岸电设施改造。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了全市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成应用了重庆市土壤与固废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推进智慧环保建设方面,汇集整合环境质量等27大类260余项数据资源,初步建成了环保大数据平台。

抓治理 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攻坚措施5100余项

2019年12月31日晚,虽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位于市生态环境局13楼的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依然灯火通明。一群环保人正在为“抢”下全年最后一个“蓝天”而奋战……不少人在电话里和区县反复核实着数据,更多的人则把目光聚焦在占据了一整面墙的电子屏幕,随着监控画面的切换,搜寻着任何可能影响即时空气质量的蛛丝马迹。

最终,克服了持续不利气象因素,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定格在316天,追平了去年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这当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达到了119天,同比增加23天,创造了2013年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的最好水平。

为了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治理,扼住环境污染的“咽喉”,我市环保人把每一天都当成“生死战役”,整整打了365天的持久战。一年来,全市环保战线突出交通、工业、扬尘和生活污染控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措施和工程2000余项;围绕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措施和工程3100余项;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开展40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治理修复污染土壤15.5万立方米,完成358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提供净地面积208万平方米。

在去年开展的整治污水偷排偷放行为专项行动中,全市出动14万余人次,检查点位10万余个,排查发现污水偷排偷放问题4191个,已完成整改4002个,整改率95.49%。专项行动开展期间,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81件,罚款3600余万元,依法关停存在污水偷排偷放问题经营者27家。

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科学调度无人机、无人船、热红外成像、管道机器等设备,开展“水、陆、空”结合、“人机”互补的大体检。试点区域核定排污口304个,实现“应查尽查”。全市共核实排污口4172个,依托“互联网+”初步形成了排污口“一张图”的成果。

2.jpg

秀美生态 摄/田仲谋

严监管 排查3000余家风险企业,整改隐患530个

位于大渡口区的中石油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伏牛溪油库,因毗邻伏牛溪而得名。在油库通向溪流的雨水排放口处,设置有一道拦油闸,作为突发安全事故时的最后一道防线,拦截泄漏的石油以免其进入附近水体。

石油的储存和运输属于高危行业,肩负环境风险防范重任的市环境行政执法总队核查组自然少不了往这里跑。一次,停泊在拦油闸附近的一艘外来取水趸船引起了核查组的注意,“这艘趸船仅靠一根绳索固定,洪水期可能会撞击闸门,带来隐患。此外,为了取水方便,有人在闸门处人为放置了沙袋,这会挡住闸门落下,带来危险。”核查组随即现场责令该企业进行了整改。

“虽然你们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总体比较规范,但考虑到涉及石油运输、存储这样的高危行业,丝毫马虎不得,所以我们仍要不厌其烦地强调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只有坚持排放一次检测一次,才能保证万无一失。”现场核查组组长、重庆市环境行政执法总队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处处长龚宇郑重地对企业负责人说道。

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监管执法,去年全年,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共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3864件,罚款2.57亿元。备案风险评估报告6052个、应急预案6461个、“一源一事一案”1.4万个,排查风险企业3431家次,整改隐患530个。全市240个生态环境领域风险点已化解出库205个,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在建设用地土壤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方面,对1426块重点行业企业的地块进行了土壤污染摸底调查,完成了重庆市调查地块空间信息“一张图”并通过国家审查入库。

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防范环境安全风险的同时,我市将“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营造绿色营商环境。全年审查规划环评47个,审批项目环评4171个、涉及总投资4752亿元。走访调研400余家企业,引导600余家排污、建设和运营单位主动消除污染隐患。“倡导环境守法、助推绿色发展”宣讲走进重点工业园区,企业管理层受众达3000余人。

监测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2019年,重庆统筹城乡环境空气、水、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布设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211个,覆盖全市115条重要河流,对全市近1400个城市及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监测。布设市控及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95个、降水监测点位49个,市控及以上土壤监测点位1344个,各类噪声监测点位4998个。在35个村庄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将223个市级以上水功能区监测断面纳入2020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对全市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开展情况每月进行检查;对企业基础信息和自行监测方案完整性、监测结果公开及时性等情况进行了抽查;向各区县生态环境局通报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11次。

市生态环境部门始终把统筹监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统筹推动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主要责任,着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在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方面,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3863件群众举报投诉,2019年整改办结3310件(含阶段性办结),其余的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的13个问题,已整改12个;市级生态环保集中督察交办的1665项问题,已整改1415项;全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暗访发现的218个问题,已整改209个;配合第二轮督察自查的943个重难点问题,已整改728个;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映的7个问题正在加快推进。全年受理群众环境污染投诉54737条/件,同比下降12.5%,均已及时交办并按期办结。

3.jpg

美丽三峡 摄/黄璜

促改革 出台27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文件

家住铜梁的老许是个钓鱼爱好者,不过最近这几年他很少在家门口的伍家水库钓鱼了。“水库的水糟了,鱼比起小的时候少多了。”每当和钓友交流心得的时候,老许都忍不住牢骚两句。不过,随着伍家水库的水质一天天变好,老许的这句牢骚话也说得越来越少了。

伍家水库的变化,是随着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的替代修复项目一起到来的。

去年9月26日,重庆市出台《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其中无论对于原位修复还是替代修复都有明确规定,比如编制方案的依据、方案应当包含的内容、施工合同约定的责任等。程序上,方案要经过专家评审,修复结束后要向指定部门提请评估,评估后还要向社会公开修复效果,方案需要调整的还要通过专家评审……层层把关之下,伍家水库的修复工程质量和效果都得到了保障,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19年,围绕蓝天常驻、碧水长流、青山常绿、资源持续利用、绿色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高质量完成国家“无废城市”、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建设试点等7个方面,我市从健全污染防治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两方面主动谋划24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年度任务。

在健全改革工作制度方面,制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规则》、修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

在全面开展改革工作梳理方面,建立任务台账月调度工作机制。去年6月,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了通报;12月,对生态文明体制体系建立情况进行了梳理。

一年来,随着《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重庆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试行)》《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考核办法》等制度的先后出台,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日益完善。

一年来,随着《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规程》《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脱贫双赢的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以及渝北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改革试点、生态保护红线基础数据库建设先后完成,我市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在不断完善。

一年来,随着《重庆市(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重庆市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标准》的制定,我市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得到了逐步规范。

一年来,随着《重庆市2019年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工作方案》《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报告制度》《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重庆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鉴定评估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更加健全。

一年来,重庆市共出台27个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文件;新核发排污许可证5085张;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59件,已结案赔偿金额1.26亿元,初步探索建立起一套“1+9”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制度体系,保障了生态环境修复的质量和效果。

在这一年中,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的7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全部销号,181个涉自然保护区“两不愁三保障”扶贫项目已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受自然保护区影响难以实施的问题。

在这一年中,重庆主城区被纳入到全国“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全国22个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转运试点省市范围以及危险废物综合收集贮存试点,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和钢铁行业协同处置铁质废包装桶试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在这一年中,重庆市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屡结硕果:渝北区、北碚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累计达4个,广阳岛获得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

    世界地球日,住酒店也要关注ESG
    世界地球日,住酒店也要关注ESG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活动,让每个人都切实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何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

    2024欧洲风情街在广州举行
    2024欧洲风情街在广州举行

    2024年4月20日星期六,欧盟为广州市带来了一场欧洲文化盛宴,欧盟驻华代表团与欧盟成员国驻北京...

    白癜风“告白行动”益起告白一起爱2024公益
    白癜风“告白行动”益起告白一起爱2024公益

    024年4月20日,白癜风“告白行动”益起告白一起爱2024公益活动在河北廊坊市正式启动,科普白癜风...

    驱动未来发明家,戴森携手交大设计共议可持
    驱动未来发明家,戴森携手交大设计共议可持

    [2024年4月19日,上海] 2024年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戴森携手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共同举办的“设...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概述 城市扬尘污染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其管理因分布广泛、易于反复产生等因素而面临重大...

    返回栏目>>

    首页   |   

    Copyright © 2017-2019 广州能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31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