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林业矿业 • 正文

青记独家:青海祁连山非法开采报道的体会

时间: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王文志

导  读

8月4日,经济参考报刊发题为《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的报道,掀起巨大的舆论冲击波,触发一场声势和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行动。

同一座祁连山,甘肃因生态环境破坏,一度触发“最高规格”问责;而青海“隐形富豪”打着生态修复的旗号进行掠夺式开采,迄今已持续14年,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局部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今年8月4日,经济参考报刊发题为《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的报道,掀起巨大的舆论冲击波,触发一场声势和力度空前的专项整治行动。

随着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启动,背后的责任问题、腐败问题、作风问题渐次浮出水面。追责问责开始引发青海官场震动,反腐大幕悄然拉开,青海省副省长文国栋主动投案,另有两名厅局级干部、三名县处级干部相继落马;青海“隐形富豪”、兴青公司董事长马少伟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这篇报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威力,为痼疾重重、久攻难下的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破坏乱象的彻底治理,做了直接和有益的舆论推动。这是践行“四力”的一次尝试,是一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业务实战练兵。我由此深切感受到,舆论监督报道更需要打牢“四力”根基,唯其如此才能出真品、出精品,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脚力是基础,新闻精品中能听到记者脚步声

2018年,我历时半年多的调查,推出了《青海一矿权大案调查 涉假红头文件“夺走”千亿矿权》的报道。披露的事实是:青海商人马少伟依仗一纸疑似造假的政府公文,以零投资从陕西一公司手中,夺得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一井田开发经营权,因此引发旷日持久的矿权纠纷。总面积11.3平方公里、探明优质焦煤储量3.93亿吨的一井田,估值高达千亿元。报道中简略提及一个背景,即在未获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马少伟“随即在一井田展开‘大揭盖’式采挖”,“据专业人士测算,到2014年6月底,从一井田煤矿开采优质焦煤1000多万吨,获利超过百亿元”。

彼时我所关注的重点是涉假红头文件,矛头指向“行政资源和政府公信力为不法商人背书”,对祁连山南麓非法开采一事未做深入调查,但此后木里矿区生态破坏问题一直萦绕于心:规模如此巨大、破坏如此惨烈的掠夺式采挖,何以经年累月、有恃无恐?我决定对此展开深入调查。

聚乎更矿区一井田地处海拔4200米的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这里高寒缺氧、人迹罕至。2019年4月下旬,我从西宁出发开车9个小时,跋涉400多公里,刚到天峻县城,就被高原反应折腾得头晕气短、胸闷厌食,频繁地大口吸氧后,仍整夜睡不着觉。次日到达离县城160公里的木里矿区,头上就像被念了紧箍咒一样胀痛欲裂,嘴唇和指尖发紫,连站都站不稳。

从事调查报道18年,曾遇到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困难和危险,这次面临的却是生理上的极限挑战。且来到这个地表只长浅草不长树的边远之地,不是来总结经验唱赞歌,有采访对象提供便利条件,而要独自面对利欲熏心、铤而走险的不法利益集团,能否突破心里完全没底,高原反应最剧烈时甚至萌生过退意。意志受到极大考验之时,也往往是催生精品佳作的时候,我以此自勉自励。

以山东煤炭采购商身份游弋于矿区外围,幸运地结识在一井田煤矿拉煤数年的山东籍大车司机。说辞是拟大量采购此地优质炼焦煤炭,需全面了解一井田煤矿是否具备稳定的煤层及产煤量。煤矿戒备森严,我以副驾驶之名跟车进入采区时,一部手机按规定交门卫岗亭暂存,另一部手机藏于车内,用于拍摄图片和视频。与司机老乡夜宿工棚,硬着头皮陪喝几口白酒御寒畅聊。几日所见所闻,皆如获至宝,却触目惊心。其时祁连山南麓雪花飘零,白天气温4~5℃,夜间则陡降至零下14~15℃,如此温差之下罹患重感冒,实在不堪苦撑只得下山返京。

就此见闻,写作一篇报道亦能成文,终觉浮皮潦草,于心不甘。2019年7月上旬,再上祁连山。此去不知何故,进入采区遭逢极为严格的盘查,跟随司机老乡犯险抵至开采现场,重点查看开采规模等动态变化,获得诸多新的情况。下山之后本欲作一些外围采访,随后着手写稿,但感觉数据尚不够翔实,几个重要时间节点的开采情况尚不够充分,这样的作品不大可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因为它只涉及 “是怎么回事”,而未解析“此事何以如此”等深层次问题。时隔一年,2020年7月,三上祁连山。此行收获颇丰,一番查访印证,一年来盘桓心头的系列问号被拉直。

作用于舆论监督的批评性报道,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进行更多的投入,确保事实确凿和报道准确。从十多万字的采访资料中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从多个部门、数十个采访对象中采撷关键的证人证言,使得这篇报道具备了无可置疑、一炮打响的坚实基础。

眼力是智慧,新闻精品中洋溢着独到魅力

青海木里矿区长时间、大规模的非法开采问题,此前并非没有媒体关注,但问题依然存在。在筹划报道时,我就计划这个报道不做“现象类”监督报道,要做深做细“个案监督”,“张开五指”不如“攥紧拳头”,眼力要深要细。

眼力是一种洞察力、辨别力、捕捉力,要求眼光独到,练就一双能“见人之所未见”的慧眼。眼力欠缺,看不到深层的东西,文章自然就只有表面热闹,不见内在门道,抓了一把表面材料,形近而神远。就一井田非法开采问题而言,要准确地告诉读者“怎么样”,而不类似于常见的充斥报端却波澜不惊的“非法开采”报道,就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有价值的闪光点,从水滴看海洋,从树木看森林,透过表象探求问题的真相和本质。

从2014年8月开始,木里矿区煤矿全面停产整顿,采取露天采坑边坡治理、渣土复绿等措施修复生态,青海省委主要领导带队到矿区现场办公。马少伟及兴青公司一贯肆意妄为,在此背景下是否有所顾忌?记者千方百计从兴青公司内部得到证实:在整治风声趋紧的2014年,该公司仍从一井田采煤113.47万吨。

2016年2月,中央有关方面《关于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引起高度重视,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进入最为严厉的时期。此时的马少伟有无收敛?记者费尽周折,拿到该公司内部相关开采数据,就在当年兴青公司非法采煤100多万吨。

2017年8月8日至9月8日,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对青海省开展环保督查,当年兴青公司的开采数据尤为重要。记者通过内线人员得到的统计情况是:是年该公司非法采煤仍近百万吨。2019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对青海省开展环保督查。据反映,督察组下沉天峻县督查,兴青公司的开采停了数天,督察组离开的次日即恢复开采作业,此后的一段时间的开采数据可以一当十。记者拿到的该公司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29日《挖机挖煤结算表》显示,10台挖掘机合计产煤11.28万吨,当年产煤量合计近百万吨。

眼力还体现为一种预见力。马少伟极有可能承认过去有非法开采行为,但会声称现已“金盆洗手”,或者辩称所采挖的为修复治理过程中的“工程煤”。只有拿到最新的开采数据,方能一招制胜。记者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在开采现场有陕西汉中和四川两个项目部,必须拼尽全力拿到相关生产数据。结果其中一个项目部2020年6月26日至7月25日“自卸车作业统计表”显示,此期间产煤44206吨。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其非法开采仍在持续,且有组织的大规模采挖才会有如此之大的产煤量,绝不可能是修复治理过程中挖掘的“露头煤”或“工程煤”。

独到眼力洞悉独到问题方向。这种眼力的产生的效果是:面对舆论监督,青海方面未作一字辩解,迅速认定涉事企业涉嫌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稿件刊发的第四天,马少伟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脑力是飞跃,新闻精品中闪现思想锋芒

脑力是决定新闻作品水平高下的关键。思想是新闻的灵魂,体现精品的最高境界,新闻作品的影响力取决于报道思想的穿透力。重大题材所蕴含的“大局观”才是记者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锻造舆论监督新闻精品,不应简单地停留于问题的呈现、感受的传递和是非的判断,而要深挖一锹,把落脚点放在问题、感受、是非背后逻辑链条的分析上,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传播的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 

打好污染防治硬仗,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暴露了陕西省部分官员对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问题。同一座祁连山上,青海木里矿区暴露的问题同样值得深思。

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长期非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置于上述大背景下考量和把握,报道才会有思想的高度和锋芒。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势必把一个难得的大题材写成一般的问题报道。思想高度受限,通篇终究不过会是“杯水风波”“一己悲欢”,不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黑金神话”背后的重重黑幕更无可能揭开,遑论刮骨疗毒、正本清源,净化地方环境和政商生态。记者只有心怀大局,作品才能像拳头一样敲在时代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上,才能够震撼人心,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报道刊发当日,青海省成立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的专项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次日晚抵达现场开展核查。青海省委就此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严查严办、举一反三。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省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介入调查。高层多位领导同志就此作出批示。省委省政府于8月12日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提出以木里矿区非法开采问题为镜鉴,深刻汲取教训。

笔力是呈现,新闻精品中的传播价值呼之欲出

笔力是脚力、眼力、脑力成果的转化,是“四力”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环。文字失之于工,思想的价值就会被埋没,一些看似问题不大的笔力因素也会使文章“降温”。《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采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一稿,不论从标题、内容还是呈现形式,都力求主题鲜明、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详略得当、用笔精炼。

将不足4000字的报道,锻造成“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体现重大主题报道的内涵和传播效果,打磨稿件必须下足功夫。为了使稿件于理能有共识,于情能有共鸣,素材哪些取、哪些舍,落墨何处详、何处略,运笔何时重、何时轻,写作时都颇费思量。

好的舆论监督报道未必语言都要冷冰冰,为了增强文字感染力,稿件中既有“远处是碧草如茵的自然湿地、珍珠般洒落的羊群和白雪点缀的山峰,近处则是一片狼藉的煤堆、渣堆和触目惊心的巨坑,对比之下像是绿色的高原草甸被遽然撕裂,黑色煤炭和渣土如伤口处外翻的血肉,令人不忍直视”的现场描述,也有“上级领导、执法人员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恢复生产”通俗化叙事,甚或有“开采只吃‘白菜心’”的口语化运用。

这篇稿件甫一发出,即被中央各重点新闻网站、各大主流新闻网站及客户端、各门户网站大量转载,其中新华社客户端当日阅读量为170万;截至8月15日24时,该舆情在网络上的信息超过190万条,“青海隐性首富”“祁连山非法开采”“青海木里非法煤矿探访”等均进入微博热搜榜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形成刷屏之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权威媒体针对该事件刊发评论文章。以央视《新闻1+1》栏目为代表的多家媒体纷纷跟进,该话题连续十余天成舆论热点,时至今日仍在发酵。

“勿忘人民”,是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的谆谆教诲,也是记者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调查性报道最能诠释“勿忘人民”的精神内涵,最能承载记者的新闻理想,最能体现新闻报道的舆论力量,也最能让一个记者有成就感。前不久,中国记协一位领导发信息勉励记者:“青海祁连山非法开采的报道,履行了新闻工作者明辨是非、维护正义的神圣职责,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记者历时两年多次探访调研,是践行‘四力’要求的生动实践。”

而这些得益于新华社和经济参考报社领导特别支持、呵护记者做调查性报道的积极性。经济参考报负责人在签发这篇报道时,充分尊重记者的个性化表达,保留了标题、文章细节的原汁原味,这些都是报道最终引爆舆论场的重要原因。当然,这篇报道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我将继续强化脚力、优化眼力、提升脑力、淬炼笔力,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作者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调查工作室主任)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概述 城市扬尘污染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其管理因分布广泛、易于反复产生等因素而面临重大...

    新年去哪儿?潮流沉浸、有趣有料的老北市新
    新年去哪儿?潮流沉浸、有趣有料的老北市新

    作为国家AAAA级沉浸式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沈阳老北...

    欧盟拟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点
    欧盟拟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点

    2023年2月7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公布了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瑞典五国共同提交的针对...

    报名亚洲第一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MBA,助你
    报名亚洲第一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MBA,助你

    2023《彭博商业周刊》最佳商学院MBA排名全新出炉!香港科技大学MBA项目被评为亚太区排名第一!获得...

    全民“减塑”防治“白色污染” 为“治塑”
    全民“减塑”防治“白色污染” 为“治塑”

    12月15日,2023“塑料污染治理”优秀实践案例及公益创意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返回栏目>>

    首页   |   

    Copyright © 2017-2019 广州能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31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