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人物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SIGS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为全球环保提供“深圳范式”

时间: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吴吉 叶思佳

b36a831e-65c0-4cb4-aecf-b908514c901c.jpg.jpg

贺克斌接受记者采访。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必将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走出一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研究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SIGS)环境与生态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深感责任重大。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贺克斌表示,研究院的使命就是为全球的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提供“清华思想”和“深圳范式”。

深圳应直面时代命题

近几年,大家对“雾霾”“PM2.5”已不再陌生,而贺克斌院士已和它们打了20多年交道。他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APEC会议、2015年大阅兵等重大活动承担空气质量保障决策和监管的科技支撑任务。现在,国家明确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贺克斌表示,这是一道全新但又至关重要的时代命题。

“我认为治污与减碳这两者是一致的,需要一起努力。打个比方,如果打赢蓝天保卫战靠的是‘地面部队’,那碳中和就是‘空军和炮兵’,是对地面部队的增援。减碳和控污必须协同作战。从大气环境角度来讲,温室气体和环境质量改善都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两大约束目标:一个是国内的美丽中国目标,一个是国际的碳承诺。因为碳中和、碳达峰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而不能仅局限在环境问题里。”贺克斌说。近日,贺克斌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的论文,首次定量揭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及重点区域2015-2060年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指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根本改善的决定性作用。

除了自身科研紧密结合国家需要外,贺克斌又在去年接过了一个重任——2020年10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成立,贺克斌出任院长。这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院,但肩上的担子可一点也不轻。根据规划,研究院要面向国家和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要,致力于探索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创造核心关键技术,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环境生态人才。“研究院的成长壮大要始终与深圳、大湾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贺克斌说。

环境科学深圳大有可为

据贺克斌介绍,研究院针对世界前沿的环境与生态科学,囊括了6大研究领域:城市环境与复合生态保护、工业与特殊环境保护、陆海交互环境保护、区域跨介质复合污染与环境健康、生态环境大数据与系统管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与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他说:“这6大领域的内容多跟国际环境生态学科前沿相接轨,并在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既继承发扬了清华大学本部的优良学科传统,又融合了时代特色和深圳特色。”

研究院从一出生就带有天生的“优良基因”。但贺克斌坦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环境学科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面临着学科交叉、创新提升的新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他认为核心问题在于两个——师资队伍建设、先进的科学仪器和科研平台。

而在贺克斌看来,这两大核心问题都能在深圳找到理想的答案。“深圳是人才活跃的热土,为环境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高新技术产业欣欣向荣,产业链发展成熟完备,为科研创新和技术研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清华优秀的海内外人才团队,实现更多的科技研发突破。当我们从‘引进者’变为‘发明者’‘创造者’,当我们使用的仪器不再是买来的,而是其他人想买都买不到的,我们也就拿到了通往前沿的钥匙。”贺克斌对研究院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目前,研究院正致力于全球联合培养新机制的探索,如新开设了与德国汉诺威大学、日本金泽大学合作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以及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环境基础设施全英文硕士项目等。希望团队能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在未来自主设计并发起更多的国际大项目,由参与者变为发起者。

创新精神最可贵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你觉得累就对了,觉得课业任务重就对了!’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环境人,就是要’豁得出去’,才会学有所成。”贺克斌表示,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生,应该对于生态环保问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认为,从知识结构特点的角度来看,综合全面地解决一个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实现科学认知和工程技术突破,还需要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营,以实现市场应用。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资质。“学生是否学有所成,衡量标准不是光看其知识积累的量,更多在于积累研究问题的方法,乃至为社会创造积累知识的手段,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方向”,贺克斌将自己的一片苦心,都凝聚在育人的点点滴滴中。

(编辑:逍遥客)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概述 城市扬尘污染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其管理因分布广泛、易于反复产生等因素而面临重大...

    新年去哪儿?潮流沉浸、有趣有料的老北市新
    新年去哪儿?潮流沉浸、有趣有料的老北市新

    作为国家AAAA级沉浸式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沈阳老北...

    欧盟拟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点
    欧盟拟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点

    2023年2月7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公布了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瑞典五国共同提交的针对...

    报名亚洲第一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MBA,助你
    报名亚洲第一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MBA,助你

    2023《彭博商业周刊》最佳商学院MBA排名全新出炉!香港科技大学MBA项目被评为亚太区排名第一!获得...

    全民“减塑”防治“白色污染” 为“治塑”
    全民“减塑”防治“白色污染” 为“治塑”

    12月15日,2023“塑料污染治理”优秀实践案例及公益创意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返回栏目>>

    首页   |   

    Copyright © 2017-2019 广州能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317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