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资讯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信环境技术签署工作站时谈生态流域建设,需自律式发展

时间:  来源:环保街知事  作者:


在“2017中国城市及区域环境发展论坛”举办前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中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在北京举行了三方合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仪式。王浩院士钻研流域治理多年,他构建了“生态流域”的理念,提出水环境治理需从“生态流域”的科学内涵出发,加强8个维度的顶层设计,实现三大平衡为根本目标的治理方略。当天,王浩院士在接受《环境与生活》杂志专访时,就“生态流域”相关理念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信环境技术签署工作站时谈生态流域建设,需自律式发展

11月3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接受《环境与生活》杂志采访。 刘军民/摄

特殊国情催生“生态流域”理念

说起“生态流域”这一理念的提出,王浩院士解释,该理念是基于中国国情逐步形成的。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形成的污染物多,因此城市水问题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拿中美相比,两国国土面积差不太多,但美国国土60%~65%是平原区,它有600多个城市分布在广大的区域,比较稀疏,人口比较少,只有3亿多。而我国平原区只占国土面积的12%,我国也有600多个城市,可大多集中在这些平原上,在城市生活的人口有七八亿,比美国总人口还多几倍。从人口密度上看,美国城市一平方公里建成区约居住3000人,我国则是一两万人,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核心区域一平方公里甚至超过4万人,按一个人一天排放1公斤到1.5公斤的垃圾计算,相当于每人每年丢弃450公斤的垃圾,再加上不像有的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我国的产业都是实体经济、制造业,排放的污染负荷多。这种密集型的特点造成中国城市水问题的特殊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信环境技术签署工作站时谈生态流域建设,需自律式发展

高密度人口产生的垃圾,对江河流域扰动很大。

王浩院士特别强调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我国以世界6%的淡水和9%的耕地养活着世界19%的人口,成绩斐然,但高单产的背后是高强度的农业投入,耗水量、化肥用量惊人。他以江苏宜兴市种植茭白为例,一亩地就要使用400公斤化肥,国内东部各省耕地每公顷化肥用量约400~1600公斤,每公顷使用农药35~40公斤。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固废液体污染等结合起来,加上高密度人口产生的垃圾,对江河流域扰动很大。

基于上述高强度污染对流域水量和水质形成了很大干扰的现实,王浩院士提出了“生态流域”的理念。他认为流域早已不再是没有人类活动时那种自然的、只发挥生态功能的水循环,而是演变成了“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流域水的属性增加了:原来单一的生态属性由于人类介入后新添了“环境属性”。流域的经济属性、资源属性也变得突出,例如多年来太湖流域的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7亿方,但是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370亿方水,就得从别处调水。流域水环境由此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人类从自然水循环过程中取水,使自然水量越来越少,影响了原有水体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排出的水造成新污染,水环境就越来越差。

任何一片国土都要“自律式发展”


王浩表示,建设“生态流域”的核心就是要保持自然水循环的可再生性,以流域水循环、物理、化学、生态多过程为主线,充分发挥流域对水循环的天然调节作用,规范人类水土资源开发活动,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扰动。“也就是自律式的发展,高效利用,社会水循环少向自然水循环排污,要优先布局绿色基础设施(如山水林田湖草),和蓝色基础设施(河流、湖泊、湿地等),优先利用土壤水库和地下水水库,合理布局地表灰色基础设施(即人工兴建的水库、堤防、泵站、污水处理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实现地表、土壤、地下多过程的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联合调控,最大限度实现去‘极值化’(最大化地减少干旱与洪涝的产生),系统解决水问题。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流域就是‘生态流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信环境技术签署工作站时谈生态流域建设,需自律式发展

新的水文化就是“山水林田湖草”,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人水和谐。

王浩院士进一步阐述了“生态流域”的科学内涵,即“生态流域”建设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良性的水循环,使水与人类社会相适应,实现洪涝的海绵化、黑臭水的清洁化、雨水的资源化。城市要建设成海绵城市,农田要建成海绵农田,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城市是这样,流域也是这样,任何一片国土都要这样,人自律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生态流域”也就建成了。

王院士还强调,应该结合21世纪以来的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配合河长制,方方面面配合好,建设“智慧流域”。

顶层设计的8个维度

采访过程中,王浩院士谈起了我国流域水量的不均衡性:十大一级流域中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东南诸河和西南诸河4个流域只占国土面积的36%,水量却占了全国的81%;相比之下,其他6个一级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占了国土面积的64%,水量却只占19%。南方水多,一排了之;北方水少,既怕旱也怕涝,调整工作必须更精细,难度远大于南方,此时从宏观上掌控全局显得尤为重要。

王院士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说法来说明“生态流域”建设的必要性,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生态流域”建设要想更快更好地改善环境,王浩表示还得从顶层设计入手,为此他将“生态流域”的顶层设计分为8个维度:第一是“水安全”,要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二是“水资源”,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到水的供需平衡,饮用水要健康;第三是“水环境”,即治理黑臭河流,提升水质;第四是“水生态”,即水生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微生物系统要均衡,做到生生不息;第五是“水景观”,要把滨河、滨湖所有滨水的地方建设成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变成城市“橱窗”和城市景区;第六是“水文化”,传统的水文化如长江、黄河是母亲河,或老子《道德经》所述“上善若水”,新的水文化就是“山水林田湖草”,绿色发展、绿色生活、人水和谐;第七是“水管理”,即智慧水务、智慧流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第八是“水经济”,如特色小镇,各种水景区的旅游,把傍水变成产业高地。

王浩强调,这8个维度分别对自然、人工的二元水循环进行综合调控。“对于自然水循环的调控,我们做到两条:保持它的产水量,保持先天的生态水文节律;把水的自然过程极值化给坦化,适合人类的需要。社会水循环的调控也要做到两条:要自律式地发展,尽可能少地从自然水循环中取水;用水、排水都不要把更多的污染排到自然水循环中,而是再生循环、污水处理。”

根本目标是实现三大平衡

王浩院士介绍说,西方走了200多年的工业化之路,一般一个特定时期以一种突出污染为主,人们便以一种主打技术应对。相比之下,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要应对的污染在多样化程度和时间的集中程度上,要远高于西方国家,因此治理难度要大得多。

他认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三大耦合平衡:第一个平衡是洪水水量的平衡,做到水量的下泄和分散滞留平衡;第二个平衡是单元、区域、流域的水污染产生和消减平衡;第三个平衡是雨水的控制量和城市乡村的利用量、回用量相平衡。

“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领跑世界

我国的“生态流域”建设和国外的流域治理哪些异同点呢?王浩表示,最大的不同点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上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巨大差异。相同点很多,例如遏制自然水循环的极值性,增加水流的可再生性,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活等。

建设“生态流域”,有哪些领域应做重点突破或研发呢?王浩认为,当下城市环境中的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难点和重点,为此需要过硬的技术手段进行破解。他回顾了城市黑臭河治理所采取的三代有代表性的技术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中信环境技术签署工作站时谈生态流域建设,需自律式发展

“生态流域”建设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洪涝的海绵化、黑臭水的清洁化、雨水的资源化。

第一代技术是传统的疏通、种草和养鱼,动作大,成本高(平均约500元/平方米),造成的生态扰动极大。第二代使用的超级细菌吃脏东西很高效,但有些细菌是外来物种,有造成失态失衡的隐患,而且为了达到更好效果还要经常补充菌群,成本超过200元/平方米。

第三代就是王浩带领团队在江苏宜兴市开展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这种修复方法以“工具酶”促进水体中原有的二三百种微生物大量繁殖,以消耗水中的氮磷钾等富营养化物质。这种方式的生态扰动最小,增加了水里的溶解氧,成本也比前两代技术便宜了一个数量级。“我们在全国进行的300多处实践表明,修复过程中黑臭水体透明度逐渐提高,阳光透进来了,底泥中的有机物不断减少,水草开始扎根,一条河就像一个天然的污水处理厂,河水各项指标持续变好,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相互依存,由此完成了河流水质的修复。这项技术可以说领跑世界。”王浩强调,在成本上该项修复技术也是最低的,仅45元/平方米。王浩强调,万事皆有两面性,其技术在处理氮元素方面很突出,但在处理磷元素过剩问题上还有不足,所以从长期看,要降低水中的磷含量,仍需要借助清淤手段。

王院士还介绍了其院士工作站掌握的一些污泥无害化的先进技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大,含水量高,完全脱水很难,是目前环保处理上的一大难题。一些地区的处理方法甚至造成二次污染,如填埋后被雨水冲刷又泄漏到环境中。王浩院士工作站正在研究将污泥放进高温釜中,经过90分钟处理后变成生物炭的技术。“这个‘釜’就是一个碳汇生成装置——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地球上需要千百万年才能完成的煤炭生成的过程,其成效堪比营造碳汇林。”

编辑:蓝枫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100套“灵嗅P1-T”落地运城市,引领扬尘治

    概述 城市扬尘污染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其管理因分布广泛、易于反复产生等因素而面临重大...

    新年去哪儿?潮流沉浸、有趣有料的老北市新
    新年去哪儿?潮流沉浸、有趣有料的老北市新

    作为国家AAAA级沉浸式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沈阳老北...

    欧盟拟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点
    欧盟拟全面禁止PFAS,替代材料成焦点

    2023年2月7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公布了丹麦、德国、荷兰、挪威、瑞典五国共同提交的针对...

    报名亚洲第一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MBA,助你
    报名亚洲第一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MBA,助你

    2023《彭博商业周刊》最佳商学院MBA排名全新出炉!香港科技大学MBA项目被评为亚太区排名第一!获得...

    全民“减塑”防治“白色污染” 为“治塑”
    全民“减塑”防治“白色污染” 为“治塑”

    12月15日,2023“塑料污染治理”优秀实践案例及公益创意作品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在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返回栏目>>

    首页   |   

    Copyright © 2017-2019 广州能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31769号